咨询热线
0898-2244-1623电话:0898-2244-1623
传真:+86-0898-3099-3215
邮箱:1715369@qq.com
完了又一个民航人即将倒霉!
近日,网友“沉舟侧畔”向记者反映,丈夫王某某今年48岁,在南方航空空保管理部担任空警,数年来多次偷窃机舱供品放置家中,“他就是一直保持这个习惯,什么干湿纸巾、小零食、面包、红酒全是从飞机上拿下来的,认为不拿白不拿”。
“沉舟侧畔”提供举报的65页PPT中显示,家中水杯、毛巾、水壶、刀叉均印有“机组”、“南方航空”字样或标识。
10月23日,针对上述说法,男方王某某告诉澎湃新闻,这个事情由公司答复,他不方便讲太多。
“沉舟侧畔”表示,经过举报,南方航空对王某某进行了诫勉谈话,但她认为该处理方式较轻。
王某某所在分公司领导告诉澎湃新闻, 他们内部规定不能透露该事件,“我们觉得没有什么信息要透露的” ,最终是否对外回应将由总部决定。
这位妻子的举报和南航的处理结果,确实引发了广泛讨论。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评价这一事件。
这起事件的核心是一位空警被其妻子用长达65页的PPT实名举报长期偷拿飞机上的供应品,而南方航空公司最终对涉事空警的处理结果仅是“诫勉谈话”。
处理力度与行为性质的反差:举报材料显示,被举报的空警王某涉嫌在数年时间内,将包括纸巾、零食、红酒、甚至印有“机组专用”标识的餐具、水杯等大量物品带回家中。这种行为并非偶发,而是成为了“习惯”。相比之下,“诫勉谈话”作为一种相对轻微的内部处理方式,与行为的长期性、系统性难以匹配,让公众感觉处罚过轻,未能起到惩戒作用。
与同类事件处理的“双重标准”质疑:此前,海南航空有两名空乘因偷拿机上物品被立即开除。这一鲜明对比使得公众自然质疑,在不同所有制企业(国企与民企)或对不同岗位人员之间,是否存在处理标准不一的問題。
涉事岗位的特殊性与安全隐忧:空警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角色,其职业操守直接关系到航班安全。举报材料还提及,该空警患有风湿病,发作时可能影响执行任务的能力。尽管其通过了民航体检,但此事仍引发了公众对于潜在安全风险的担忧。一个在物资管理上监守自盗的员工,其纪律性和责任心难免让人打上问号,这动摇了公众对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的信任基础。
物资监管流程存在漏洞:机上供应品理论上需要登记和清点,但此事件表明,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“重使用、轻监督”的情况。涉事空警能够长期、多次将物品带下飞机,说明从领取、使用到回收的闭环管理可能不够严密,给了内部人员可乘之机。
内部调查机制的公信力受损:根据报道,举报人早在2024年3月就已实名反映情况,但南航相关部门的调查持续了13个月却迟迟未有结果,直到相关视频在网络曝光后才迅速作出了处理决定。这种“媒体驱动”而非“制度驱动”的处理模式,容易让人怀疑内部监督机制是否足够独立、有效,是否存在“捂盖子”或敷衍了事的倾向。
回应方式未能有效回应公众关切:事件曝光后,南航分公司相关领导以“内部规定”为由拒绝透露详情,表示“没有什么信息要透露的”。这种回避态度,而非主动、透明地说明情况,无疑加剧了公众的疑虑,损害了企业的公信力。
这起个案虽然源于家庭纠纷,但其影响已超出个人范畴,为整个航空服务业敲响了警钟。
完善制度是基础:航空公司亟需审视和升级机上物资的管理系统,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重要物品的流转进行全程追踪,做到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,从技术上压缩人为操作空间。
强化监督与问责是关键:必须确保内部监督机制的独立性和有效性,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标准应统一、透明,避免因身份岗位不同而产生差异。建立畅通且受保护的举报渠道也至关重要。
重建信任是目标:航空安全的高度依赖于公众的信任。航空公司应以此次事件为鉴,主动向公众沟通整改措施,用行动证明其对安全和服务标准的坚守,才能重新赢得信任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理想MEGA起火引发热议,热门新能源汽车品牌车门把手是否配备机械开关?多个品牌客服回应
10月23日曝猛料!SpaceX暗改卫星技术,苹果要弃用Globalstar了?
梅西梅开二度+独造3球!美职联1/8决赛:迈阿密3-1首胜,剑指8强!
东契奇49+11+8湖人大胜森林狼尝首胜,里夫斯25+7+11华子31+5



